《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1
1、朗读这首词
2、文学常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4、思考
(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课件)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激发情感)
(四)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课件)
1、“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学生活动)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学生活动)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
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有哪些梦?表现了什么?
李白为了“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着迷他“我欲乘风归去”欣赏他“扣舷长啸”追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学生活动)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
齐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学生活动)
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多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
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
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四、理解内容
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 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5、释词
黄:黄狗。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从骑很多。
擎:举着。这里是说胳膊上架着。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胸胆尚开张:胸襟还放得开。
鬓微霜:鬓角略微白了一些,指已近老年。
会:应当。
五、内容与形象分析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英武的英雄气概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 “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作者以“老夫”自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易老的感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写了作者出猎时的装束,给人一种英姿勃发之感。“千骑卷平冈”“倾城随太守”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壮观。“亲射虎,看孙郎”表现出了作者要像孙权那样射杀猛虎的豪情。整个上片主要是场面描写,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认为,天狼星主侵扰,这里指西夏。
六、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
课后记:学习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
七、联系学习
《江城子》。
八、课堂训练
1、熟背二词。(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
2.根据《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数、字数、调数,任选其中一个词牌试着填词一首。
九、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初步接触风格迥异的宋词两大流派,对诗词的意境、形像、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十、布置作业
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思想、风格自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出猎场面→气势盛大
报国之志→豪迈奔放
抒发诗人报效国家的壮志和豪放的气概
附:译文
老夫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轻狂,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手架着矫健的雄鹰,(我)戴着丝绸做的帽子,穿着轻暖的皮衣,千军万马随我横卷原野。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老虎,让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英姿。
饮酒尽兴心胸更觉开阔,鬓角出现了白发,又算得了什么!什么时候我也能像汉代的魏尚那样重新被朝廷重用?派我到西北去打败凶恶的西夏(那是我最大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诵读出诗歌内容
2、学习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诗人形象,体悟“狂”字情态,理解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
3、学习用词用典的方法,学会含蓄隽永地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体悟诗人形象,明悟诗人心境,领悟诗人报效国家的情感。
教学方法
品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启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大词人——苏轼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词风豪放、自然洒脱,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是北宋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美食家,“东坡肉”的创始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2、背景介绍:本诗写作于1074年,任密州知州,这是苏轼人生波折中的第一次波折。受王安石变法影响,因政见不同,自请调离京城,实则变相被贬,首遭朝廷冷落。
3、题解:“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题目,指密州出猎的场景
4、导:被贬密州的`苏轼,为何要出猎,其场景状况如何,目的如何,请仔细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其意。
二、学
(一)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1、读准字音:擎、裘、骑、酣、鬓
擎:qínɡ,举着;
裘:qiú,毛皮衣服;
骑:jì,骑马的人(名词);
酣:hān,尽情地饮酒;
鬓:bìn,鬓角,两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
2、指名读,读出感情。
(二)理解诗意,解读句子,体会感情
1、太守出猎的具体场景,表现在哪些诗句中?
明确:太守出猎的场景表现在: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騎卷平冈。”通过服饰、动作和气势来表现出猎的隆重气息和盛大的场面,可谓壮阔恢弘,犹如亲临战场般的声势震天。为下阕抒发杀敌报国之情作铺垫。
品读“千骑”“卷”:“千骑”指数量,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猎人数的壮大。“卷”,是气势,人群驰过,狂沙满地,烟尘四起,写出了出猎的壮阔场景,充满昂扬饱满的激情。
板书:出猎场景——壮阔昂扬
2、诗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杀敌报国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地体现在最后一句诗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望”,指向,拉满雕弓的箭,正指向。“西北”,指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用典,这里暗指西夏侵扰大宋西北边境。最后一句诗歌,通过刻画诗人英雄形象,表达诗人渴望上阵杀敌的情怀抱负,是全诗的主旨句。
(三)品读诗句,体悟细节
1、品读诗句:
①“亲射虎,看孙郎”用了什么典故,典故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用典,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亲射虎的典故,表达诗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激情。
②“鬓微霜,又何妨”,体现词人怎样的情怀和胸襟?
明确:表达诗人豪迈、豁达的气魄与胸襟。
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怎样的期待?
明确:用典,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魏尚自比,渴望见着如冯唐一样的使节,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板书:渴求重新得到朝廷重视,能够上阵杀敌,报效国家。(雄壮豪迈)
2、思考:“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字表现在哪些地方?有何作用?
明确:“狂”,指狂气、狂态,也指傲气、豪气,年轻人的精气与情态。“老夫聊发少年狂”,指苏轼自觉人至中年,早已没了少年的轻狂,但此次出猎,却也要做一些少年的豪情之事来。比如打扮隆重而正式,表现出对出猎的狂烈热情;仍能像少年英主孙权一样,冲锋陷阵,驰骋在出猎的前沿,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即使两鬓斑白,却心胸豁达、乐观积极,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能够驰骋沙场,上阵杀敌,为国建功。总之,“狂”字贯穿全文,从姿态,到情怀,都体现了少年一般的豪迈之气与雄心壮志。它是全文的线索,并统领全文。
小结:本首诗歌,以描写壮阔恢弘的出猎场景来表达渴望上阵杀敌报效朝廷的雄心与抱负。气势雄阔,胸襟开阔,富有激情,是苏轼豪迈诗词的代表作。
三、作业练习:
背诵诗词《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词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词意,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赏析能力,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加深对词的内容理解,准确把握情感。
2.以提问、合作、探究等形式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勇对挫折的勇气,培养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2.赏析词文,理解词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理解词人的胸襟抱负。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
要求:每说出一条学生缩小范围,直到猜出举手示意。
上学期我们深度接触过一位学者,
1.他是宋代文坛有着很高成就的人。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他的词以豪放见长,追求阔大的意境,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4.曾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写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种复杂而又微妙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词朗诵。体会朗读者的语气语调
明确:慷慨激昂 高亢
2.大声朗读词,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并思考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学生读,其它学生评价
3.全班齐读
三、品读课文
1.分析“狂”的内涵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明确:“狂”
什么是“狂”呢?(出示《古汉语常用字典》对“狂”的解释,让学生选择。)
狂:①狗发疯。
②放荡,不受拘束。
③气势猛烈。
过渡:明代屠隆说:“善狂者心狂而形不狂,不善狂者形狂而心不狂。”“形狂”指人的外在表现,即行为举止、衣着打扮等异于常人;而“心狂”则是内在的.,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等与众不同。那有没有二者同时都俱备的人呢?文中的狂又是这里面的哪个含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词的上阕。
(一)品读上阕,分析苏轼的“形狂”
哪些词句体现了“狂”?体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当然也完全可以把不同意见或困惑提出来。注意要作好记录。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 “狂在哪里”。
预设:
狂在穿着:牵黄擎苍,锦帽貂裘
狂在行为举止: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狂在语言:亲射虎,看孙郎。
(二)品读下阕,分析苏轼的“心狂”
大声朗读,并思考让老夫有上面的这些狂举狂态的原因有哪些呢?让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怀?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1.狂在老当益壮:“鬓微霜,又何妨” .
2.狂在雄心壮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但这是实际已经发生事的吗?不是,是想象。如果要实现得有一个什么前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三)词作品读小结
这首词我们从“狂”入手,一起体会着苏轼的“形狂”和“心狂”,从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形狂”正是“心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这一个人身上既有了形狂,也有了心狂,这才是真正的狂人,他的狂是进取之狂,是一种霸气,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报国豪情。正是这样的进取之狂才滋养了苏轼这样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失意文人,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四、知识拓展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挑灯看剑:拨动灯火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八百里:指牛。 麾下:指部下。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马作的卢(dì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可怜:可惜。
同为豪放派词人,这两首词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他们的表现形式是否一样?
明确:报国情怀相同
表现形式不同:
《江》写了打猎的场景——爱民的表现—间接写他爱国——实写
《破》写了战场的场景——驰骋沙场—直接写他爱国情怀——虚写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从这两首词中感受到,无论他们身处何境,都会把国家命运置于最高位的情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无论自己身处何境,都能将个人命运与国之統一紧紧相连的胸襟,时刻怀揣报国情怀,为祖国无硝烟的战场积蓄力量,时刻准备着。
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一些爱国的诗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情感,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展示,评出一二三等奖。
-
- 精美句子摘抄加书名(精选推荐)
-
2025-01-14
-
- 2025年五一劳动节走心文案句子(精选100句)
-
2025-01-14
-
- 2025年劳动节句子文案大全(精选100句)
-
2025-01-14
-
- 中秋节朋友圈创意文案句子(精选推荐)
-
2025-01-14
-
- 描写樱花的句子(樱花句子唯美短句)
-
2025-01-14
-
- 关于风景好美的经典句子精选84条(全网精选)
-
2025-01-14
-
- 关于万圣节朋友圈文案句子(精选97句)
-
2025-01-14
-
- 关于早上好的优美句子精选94条(精选)
-
2025-01-14
-
- 关于爱而不得的句子唯美短句157句(全网精选)
-
2025-01-14
-
- 关于奋斗路上的心酸的句子109句(全网精选)
-
2025-01-14
-
- 2025年虎年春节红包顺口溜句子(100句)
-
2025-01-14
-
- 关于夜晚励志语录正能量句子 好心态晚安正能量句子
-
2025-01-14
-
- 关于冬天早晨的唯美句子81句(全网精选)
-
2025-01-14
-
- 工作正能量句子励志语录关于疫情(精选)
-
2025-01-14
-
- 关于对逝去的人祝愿的句子精选108条(精选)
-
2025-01-14
-
- 冬至发朋友圈经典文案句子
-
2025-01-14
-
- 关于生病了需要安慰的句子精选137条(精选)
-
2025-01-14
-
- 十二月完美收官的句子(40句月末完美收官激励话语 )
-
2025-01-14
-
- 2025元旦跨年朋友圈文案句子(精选推荐)
-
2025-01-14
-
- 2025年劳动节短信简短问候语句子100句
-
2025-01-14